公司---兼任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履行以下职责并行使其权限:
1. 确保公司按照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所需过程得到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2. 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作为管理评审和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基础;
3. 确保在公司内不断提高全体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质量意识;
4. 就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单位进行联系。
望本公司所有各部门和人员配合管理者代表,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综合应用
a)认证过程中使用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及其应用,过程方法的应用;
b)理解GB/T 19000 系列标准的部分规范性文件和指南。如:
1)GB/T 19010/ISO10001《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行为规范指南》;
2)GB/T 19012/ISO10002《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处理投诉指南》;
3)GB/T 19013/ISO10003《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4)GB/Z 27907/ISO 10004《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监视和测量指南》;
5)GB/T19024《质量管理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
掌握质量管理相关工具、方法、技术:
a)常用统计技术方法;
b)测量和监视技术、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c)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投诉处理、行为规范、争议解决;
d)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运用(如预防成本、精益生产等);
e)标准化基本知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等;
f)质量计划;
g)风险管理方法;
h)绩效评价模式;
i)质量管理评价(审核、评审和自我评价)。
召开会议、教育训练等应有记录,使用公告栏须留公告,内部联络单应保留存盘,以展示沟通之证据。
公告栏之公告由公告部门自行保管、教育训练相关资料由行政人事部保存;会议记录、内部联络单由各发出单位保留原件;内部电子网络不作记录保留,依《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质量信息的外部沟通
招投标阶段,销售部在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除招标文件上所显示的顾客的直接信息外,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顾客未明示的信息,掌握顾客有关的要求。
品管部部可通过往来文件、交谈、检查、检验及验收等多种形式与顾客进行沟通,发现质量问题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采购销售部负责与相应供方之间的质量信息的沟通、交流。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方的信息的沟通、交流。
相关方合理要求提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时,公司应及时提供。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信息分析和利用
质量信息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排列图、因果图等。
客户满意的信息,依《客户满意度管理程序》执行。
供方的质量信息,依《采购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产品、过程依相关质量记录、统计图表、不合格率,从中分析产品和过程的变化和趋势。
质量方针及目标实施效果,资源提供、培训有效性均可作相应的分析。
质量信息的分析结果,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过程运行环境
公司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运行和实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所需要的环境。
注:适当的过程运行环境可能是人文因素与物理因素的结合,例如:
a.社会因素(如无歧视、和谐稳定、无对抗);
b.心理因素(如舒缓心理压力、预防过度疲劳、保护个人情感);
c.物理因素(如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
由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这些因素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监视和测量资源
总则
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服务符合要求时,公司应确定并提供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所需的 资源。公司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b.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公司应保留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测量溯源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公司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则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验证)依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b.予以标识,以确定其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公司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 取适当的措施。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总则 公司应确定:
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b)确保有效结果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c)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
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
公司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公司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
顾客满意
公司应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获得满足的程度的感受。公司应确定这些信息的、监视和评审方法 。通过客户对产品质量、交付、服务等方面满意度的,从而实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的测量和改进.
监视顾客感受的方式可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会晤、市场占有率分析、赞扬、担保索赔和经销商报告。
分析与评价
公司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宜数据和信息。公司收集并分析有关数据和资料,以供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为实施持续改进提供机会。各部门利用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为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提供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
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b)顾客满意程度;
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外部供方的绩效;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注:数据分析方法可包括统计技术。
公司应通过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识别需改进的内容,并落实责任部门实施改进。
1 目的
对外购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产品交付后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 范围
适用于外购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产品交付后出现的不合格品,包括不确定或可疑产品的控制。
3 术语
无
4 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生产不合格品的隔离与标识;
4.2 生产部、生产部负责按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4.3 生产部、生产部按评审结论处置不合格品。
4.4采购人员负责采购产品不合格的处理跟进。
5 工作程序(具体操作详见流程图)
5.1 不合格品处置的途径
a.返工: 采取措施以使不合格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b.让步: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c.报废。
5.2 不合格品审理
5.2.1 公司不合格品评审由生产部、生产部配合进行,并确保其立行使职权。如果要改变其审理结论时,需管理层签署书面决定。
5.2.2参与不合格品审理的人员,须经确认;必要时,由管理者授权。
5.2.3 不合格品的评审结论,仅对当时被审理的不合格品有效,不能作为以后审理不合格品的依据,也不影响顾客对产品的判定。
5.2.4 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隔离和评审
生产部、生产部是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经授权的检验人员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隔
离和评审。
5.2.4.1 进货检验、成品检验由生产部根据检验规程进行相关数据的检测,并判定成品是否合格,然后对
产品进行标识与评审处置,发现不良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记录》,并按照适当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5.2.4.2 过程检验由操作人员进行自检,专职检验人员根据图纸要求或工艺要求进行抽检,发现不良填写
《不良品记录表》,生产部负责不符合产品的整改计划,生产部人员负责跟踪。
5.2.4.3 客户反馈的不合格(顾客投诉)由生产部负责跟踪处理,并填写《不良品记录表》,反应时间必
须在内进行处理,必要时汇报给总经理。
咨询到位 审核顺畅-汕头ISO9001认证注册-ISO9000认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咨询到位 审核顺畅-汕头ISO9001认证注册-ISO9000认证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